
计量是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在计量过程中,认为所使用量具和仪器是标准的,用它们来校准、检定受检量具和仪器设备,以衡量和保证使用受检量具仪器进行测量时所获得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计量涉及到计量单位的定义和转换;量值的传递和保证量值统一所必须采取的措施、规程和法制等。
公司拥有一支300名专、兼职相结合的专家团队,经过十年多的培训实践,已形成了一批稳定的专业师资队伍:大学教授、研究院或大型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或技师组成的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家团队。
开设了金相检验、力学性能、化学分析、计量、热处理、无损等十多个培训课程。采用小班教学,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专家理论教学与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员能学有所成。
如何科学地确定计量仪器校准周期?
1.统计法:
根据测量仪器的结构、预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相似情况,将测量仪器初步分组,然后根据一般的常规知识初步确定各组仪器的校准周期。
对每一组测量仪器,统计在规定周期内超差或其他不合格的数目,计算在给定的周期内,这些仪器与该组合格仪器总数之比。在确定不合格测量仪器时,应排除明显损坏或由用户因可疑或缺陷而返回的仪器。如果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高,应缩短校准周期。
如果证明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低,则延长校准周期可能是经济合理的。如果发现某一分组的仪器(或某一厂家制造的或某一型号)不能和组内其他仪器一样工作时,应将该组划为具有不同周期的其他组。
2.小时时间法:
这种方法是确认校准周期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表示。可以将测量仪器与计时指示器相连,当指示器达到规定值时,将该仪器送回校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的主要优点是,进行确认的仪器数目和确认费用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此外可自动核对仪器的使用时间。
例如我们使用某公司的示波器,不用连接计时器,可以直接在示波器上查到连续使用了多长时间,很方便管理。
但是,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有下列缺点:
(1)当测量仪器在储存、搬运或其他情况发生漂移或损坏时,则不应使用本方法;
(2)提供和安装合适的计时器,起点费用高,而且由于可能受到使用者干扰而需要在监督下进行,又增加了费用。
3.比较法:
当每台测量仪器按规定的的校准周期进行校准,将校准数据和前几次的校准数据相比,如果连续几个周期的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则可以延长它的校准周期;如果发现超出允许的范围,则应缩短该仪器的校准周期。
4.图表法:
测量仪器在每次校准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同一校准点,将它们的校准结果按时间描点,画成曲线,根据这些曲线计算出该仪器一个或几个校准周期内的有效漂移量,从这些图表的数据中,可推算出最佳的校准周期。

超外差式频谱分析仪的简化原理框图如下:
如图,射频信号经输入衰减器后被分成两路,分别输入到高、低两个波段。而在低波段,频率为9kHz~2.95GHz的信号被切换到第一变频器中的基波混频器部分(MXR1),得到第一中频F1IF(3.9214MHz),F1IF经过第二变频器得到第二中频F2IF(321.4MHz);在高波段,频率为2.75GHz~22GHz的信号被切换到预选器(YTF),预选后的信号输入到第一变频器中的谐波混频器部分(MXR2),得到第二中频F2IF,F2IF经第三变频器变化得到第三中频F3IF(21.4MHz)。
变频器的作用是将微波信号变换成低频,对于频率范围为9kHz~22GHz的宽带频谱仪,它的第一变频器中包含有两个混频器,一个是用于低波段的基波混频器,另一个是用于高波段的谐波混频器。变频器中还包含6dB衰减器、单刀双掷开关及匹配网络等。因此,第一变频器是宽带频谱仪中最关键的微波部件之一。
第二变频器主要完成第一中频到第二中频的变换。本振频率是3.6GHz,它是由600MHz倍频获得。
第三变频器将第二中频变换成第三中频,其本振为300MHz。
步进增益放大器对第三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主要用于参考电平和衰减器变化是整机增益的调整。
对数放大器是将信号做对数处理,扩大测量显示动态范围。交流信号由检波器转化成视频信号,再进行数字量化。经过各种运算得到的测量结果最终会输出到显示器上。